24小時手機咨詢 18221844698
行業資訊/industry infomation
臨近春節,仁化縣109個行政村1034個自然村掀起了大清潔迎接新春佳節的熱潮。而在這清潔隊伍中,有黨員干部、文明志愿者、農民群眾,大家熱火朝天的清理堵塞的水渠、用小推車裝破爛瓦片、幫無勞動力貧困戶擦拭門窗.....形成了掛點單位、鎮(街)、村三級干部與廣大群眾合力營造干凈、整潔、有序美麗鄉村的生動局面。
迎新春村莊大清潔行動是該縣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的重要舉措,也是鞏固全縣村莊清潔行動成果的重要之舉。截至目前,該縣累計清理生活垃圾11152處,清理村內塘溝3473條,拆除亂搭亂建296處,整治村巷道2874處,整治生活污水規范排放1824處,整治“三線”1250處,建成公廁、生態厭氧池等設施一批,在環丹片區、沿省際邊界區、閱丹公路沿線等打造了一批美麗鄉村示范點。
干部當文明志愿者:積極參與大掃除
“這溝渠里有很多淤泥和雜草,你們兩人從這頭鏟,我們兩人從那頭鏟,一起把它們鏟干凈來。”1月8日,在周田鎮上道村,仁化縣財政局的干部職工化身文明志愿者,干勁十足地清理村莊道路沿線的垃圾,村旁溝渠的淤泥和雜草,村內破舊泥磚房拆后的殘留垃圾等,幫助村民擺放整齊農業生產物品,不時提醒村民做好門前“三包”。通過集中清掃,村莊衛生面貌煥然一新。
在紅山鎮煙竹村良屋組,仁化縣委宣傳部的黨員干部結合“遍訪貧困戶”工作,幫助無勞動力的貧困戶進行了衛生大掃除。幫扶干部手持掃帚、抹布等工具,清理房屋、擦拭門窗桌椅,整理擺放其家中生活物品。“我手腳不靈便,多虧你們幫忙打掃,那么干凈了,就等著過年了,真是太感謝你們啦!”看到家里被收拾得干干凈凈、井井有條,貧困戶張本養由衷的感謝道。
該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自12月以來,結合仁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縣建設,該縣各機關單位組織志愿者服務隊,由單位主要領導帶頭分別深入到掛點幫扶村開展每周不少于兩次的大清潔行動。各鎮(街)領導干部、125個村級志愿服務小隊,全面參與迎新春村莊大清潔行動,此次清潔行動將持續到3月。
群眾齊動手:扮靚鄉村迎新年
“黨和政府為我們營造了這么優美的農村生活環境,讓我們過一個干凈舒適的春節,他們黨員干部都帶頭搞清潔行動,我們也積極響應加入到大掃除的隊伍中來。”長江鎮學堂垇村村民鄧阿姨說。
在學堂垇村村民文體健身廣場,一位70多歲的王阿婆正在清掃落葉,她說“我家幾個孫子回來過年都喜歡來這里玩耍,搞干凈點,好方便他們在這玩。”在學堂垇村,整個村的村民都積極行動起來,拿起工具,清理房前屋后,一派忙碌的景象。
學堂垇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鄧家順介紹,在市委宣傳部和丹霞山管會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共同組織下,通過黨員帶頭,與村民簽訂協議,發動村民積極參與等有效做法,學堂垇村的整潔衛生環境獲得了省的認可,前兩個月,該村掛上了“廣東省衛生村”的牌匾。
據悉,仁化縣迎新春村莊大清潔行動以“三清三拆三整一改”為重點,重點清理村莊道路沿線、綠化帶、房前屋后、池塘溝渠等積存垃圾、雜草以及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等,以此活動引導廣大農民積極參與,切實做到“村村戶戶搞清潔,干干凈凈迎春節”。
健全長效保潔機制:共建共享美麗家園
以迎新春村莊大清潔行動為契機,仁化縣建立健全村莊公共環境保潔制度及各種村規民約,推動形成建、管、用三者統一的長效機制,切實增強農民群眾維護村莊環境的自覺性、主動性,城口鎮恩村就是個例子。
“家前屋后天天掃,保持整潔很重要;河面道路常整治,美麗鄉村跑不了。”在城口鎮恩村古村,每隔一段路都能看到這樣的小標語。“為培養村民的良好習慣,在村黨支部指導下,村小組在村規民約中增加了環境衛生保潔內容,通過廣泛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恩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鄧攸發說,現在恩村還聘有3位保潔員,家家戶戶門口配有垃圾桶,實行天天保潔清掃,垃圾日產日清。
不僅恩村,目前,仁化1043個自然村均已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納入了村規民約,全縣建有農村垃圾收集點939個,聘請農村保潔員855人,構建了城鄉一體化垃圾清運處理和保潔體系。
為全面徹底改善村莊衛生環境面貌,該縣還建立了鎮(街)主要負責同志為“一線總指揮”、村黨組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掛點幫扶村每周不少于兩次參與大清潔行動等工作機制,形成了掛點單位、鎮(街)、村三級干部與廣大農民群眾合力整治建設美麗鄉村的良好工作格局,村容村貌明顯提升,村民清潔衛生文明意識普通提高。
記者/潘俊宇
通訊員/譚玉玲
圖/聞宣 葉若熙
【作者】 潘俊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