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手機咨詢 18221844698
行業資訊/industry infomation
鄭州市熱力總公司清潔能源工作
鄭州市熱力總公司技術研發中心 張苗
我國北方地區城鎮采暖面積多達120億平方米,其中城鎮集中供熱面積約為71億平方米。采暖用能超過1.8億噸標準煤(燃煤約占90%),不僅消耗了大量能源,還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是北方地區冬季霧霾的主要成因之一。目前北方城市已在逐步淘汰燃煤鍋爐房,采用清潔能源替代。
2017年6月5日,國家財政部公布了“關于對2017年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名單進行公示的通知”,擬將天津、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衡水、太原、濟南、鄭州、開封、鶴壁、新鄉等12個城市納入2017年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范圍。公示結束后,鄭州市已經確定納入試點城市。
我公司作為清潔取暖試點城市響應國家對清潔能源政策,開展了以下工作:
(1)加快推進鄭州市“藍天”行動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進程,按照市政府“氣化鄭州”的整體部署與要求,于2013年~2016年期間集中完成了市區內四座燃煤鍋爐房的“煤改氣”改造以及城區兩座燃煤熱源廠新建工作,徹底實現市區集中供熱無煤化。
鄭州市現階段集中供熱民用采暖入網總面積約1.2億平方米,其中鄭州市熱力總公司1.07億平方米,民用采暖用戶總數約89萬戶,其中鄭州市熱力總公司約80萬戶,供熱收費面積6667萬平方米,鄭州市熱力總公司約6000萬平方米,主干熱網總長1760公里。共有民用采暖熱源10座。熱電聯產熱源5座,供熱能力2780兆瓦,約占總能力的74%,天然氣熱源供熱能力965兆瓦,約占總能力的26%,鄭州市熱力總公司作為鄭州市最主要的集中供熱企業,據粗略估算,約占90%的市場份額,另外還有高新區熱力、鄭和熱力、鄭汴熱力,以及熱電廠直供等集中供熱企業只占10%市場份額。
我公司通過實施“引熱入鄭”、“煤改氣”等創新舉措,逐步替代鄭州市建成區內的原有燃煤供熱鍋爐,并相繼停止運行了原棗莊熱源廠燃煤鍋爐、南郊熱源廠、航空港北區熱源廠一期、經開區熱源廠二期、興隆鋪熱電廠、鄭東新區熱源廠等燃煤供熱鍋爐,已實現市區民用采暖無燃煤,形成了以熱電聯產為主導、燃氣區域鍋爐房為輔助的多熱源聯網清潔供熱模式。
(2)與此同時積極組織申請鄭州市清潔供熱與節能減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申報工作,搭建供熱行業的技術創新、研發平臺,集中力量開展科研工作,促進供熱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研發水平的提高、增強技術攻關能力,將研究成果進一步轉化應用于供熱企業,通過引進先進的設備、工藝、新型材料,使新能源及清潔能源等供熱技術得到更加普遍推廣,改善鄭州市熱源緊張的形勢和鄭州市市民的居住環境,擴大集中供熱規模。
中心組建后,將致力于開展清潔供熱節能和環保技術方面的研究,使之成為技術攻關、人才培養、標準修編、學術交流的基地。在新能源供熱、供熱管網的優化、供熱監控系統的應用、供熱余熱回收、供熱計量等方面取得成果,同時在人才培養、標準修編、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再創新方面取得成果,提升鄭州市的供熱普及率,把鄭州市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大城市,建設成生態型的新市區創造良好的環境,包括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城市大氣環境質量等。建立本技術研究中心是改善城市環境、改善城市大氣質量、提高城市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引領河南省的供熱企業向高效、節能方向發展,實現鄭州市熱力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
(3)并按照“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的指導方針,在集中供熱管網未覆蓋區域,以小區為單位整體逐步推進蓄熱儲能、污水源熱泵等其他清潔取暖方式對集中供熱進行有益補充。
我公司在大力推進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及燃煤供熱鍋爐“煤改氣”的同時,也對新能源及清潔能源供熱同步研究,《鄭州市城市集中供熱規劃(2013-2020年)》、《鄭州市城市熱電聯產規劃(2015-2020年)》等全市供熱專項規劃,以及《鄭州市熱力總公司“十三五”集中供熱發展規劃》中近期目標,力爭到2020年,鄭州市預計新增供熱能力3530兆瓦,供熱總能力有望達到6215兆瓦,其中:熱電聯產4360兆瓦,占70%;天然氣熱源1545兆瓦,占25%;因地制宜的發展太陽能、地源熱泵、清潔煤等新能源供熱方式310兆瓦,占5%。(不包括港區和滎陽市的熱源能力)。
我公司先后對電廠循環水余熱利用、污水源熱泵、太陽能、電熱鍋爐、電熱儲能爐、燃氣三聯供、干熱巖供熱、燃氣空氣源吸收式熱泵等多種新型供熱方式進行了解,組織各種新能源供熱技術交流會。對新能源作為供熱補充進行探討學習。從技術、經濟分析其可行性。
通過對多種新能源供熱技術的了解和掌握,清潔能源供熱作為集中供熱的有益補充,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結合國家戰略以及當地的相關政策,采用合適的單種或多種相結合的方式。從目前技術成熟水平和經濟效益條件看,可依據國家能源戰略,結合在用地、電價、財稅、等方面政府部門給予政策扶持,結合當前用電現狀,利用熱泵技術或低谷電取儲熱方式的,結合可再生能源發電、等通過各種類型儲能技術與風電、太陽能等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的系統集成和互補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系統的穩定性。例如在集中供熱覆蓋不到的區域,發展地源熱泵、污水源熱泵等較成熟的清潔能源供熱方式。對新興清潔能源供熱方式,如干熱巖供熱,其技術成熟度還有待檢驗,項目實施配套政策尚不完善,可對其進行持續跟蹤,適時選擇合適項目進行試點。對新能源供熱技術需要長期跟蹤并深入的研究,關注各項技術的更新和升級。同時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推動能源結構再轉型。
建議
(一)建議省市政府繼續加大鄭州市集中供熱事業發展的支持力度。
一是加快推進鄭州市熱電聯產規劃、城市集中供熱規劃的實施進程,積極引入實力雄厚央企等戰略投資者進入全市熱電廠的建設領域,加快推進大規模熱電廠的可行性建設進程,顯著提升全市的供熱能力。
二是加大對鄭州市周邊火電廠實施供熱改造的支持力度,形成政策導向,引導火電廠按照合理的產業布局,積極發展熱電聯供等能源梯次利用的有效方式。
三是建議從政府層面予以綜合考慮,把集中供熱規劃和電力發展規劃、天然氣規劃等專項規劃相銜接,增強各類專項規劃的配套性,打造行業聯動、合作共贏的發展體系,來確保集中供熱承載力的長期可持續增長。
(二)建議省市政府盡快建立關于天然氣集中供熱的長效補貼機制。
燃氣供熱的成本是燃煤的2倍多,供熱成本的激增已非企業自身所能化解。為了確保供熱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和可持續發展,對天然氣集中供熱給予財政補貼,是成功實施“煤改氣”首要前提,也是“煤改氣”項目能否長期發揮其節能環保作用的關鍵所在。因此,為了“煤改氣”能夠更有效的推動生態鄭州建設,建議盡快建立天然氣供熱運行補貼的長效機制,將相關補貼列入市財政預算,并按月及時撥付到位。
(三)建議省市政府針對多種清潔能源供熱,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價格優惠,補貼措施。
—摘自2018年10月10日
《 中國城鎮供熱協會企業發展策劃部》
關于我們
微信公眾號:HeatingISOC
(點擊右上角···按鈕,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內容來源于互聯網等公開渠道,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著作人或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0432-62793512修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