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手機咨詢 18221844698
行業資訊/industry infomation
適用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生活垃圾分類設施配置及分類作業要求,適用于XXXX區域內的居民住宅區、機團單位、農貿市場與餐飲商業服務網點的生活垃圾收運,不適用醫療、餐廚、建筑、綠化、工業固廢等垃圾收運。
(一)交通安全
嚴格按照作業規程進行操作,確保安全無事故。環衛作業人員應穿著統一制式環衛工作服,穿戴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夜間作業應佩戴反光安全標志。
收運作業不得影響交通通行,禁止占用兩條或兩條以上的車道收運作業。垃圾運輸車行駛途中,裝運工人不得站在垃圾車尾板上。垃圾裝運過程中垃圾車應打警示燈,樹立雪糕筒。
(二)收運作業
每個臨時收運點的垃圾收運時間要進行公布并嚴格實行,原則上臨時收運點的垃圾存放時間不得超過1個小時。
街道可自行調整本地區垃圾收集運送時間,并減少集中清理的次數,防止短時間內垃圾量劇增;運輸車輛要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臨時收運點,確保生活垃圾及時清運。
臨時收運點從開始存放垃圾起,必須安排專人負責整理現場,并聯系協調運輸車輛,確保運輸車輛在規定時間到達。特殊原因(如:交通管制、車輛事故、惡劣天氣等)車輛不能按時收運,車隊要提前與臨時收運點告知,臨時收運點對無故未到的情況要及時報告街道主管部門。
裝運工收運作業中推送垃圾容器時應輕拿輕放,避免揚塵污染;愛惜垃圾容器,禁止腳踢、高空拋擲垃圾容器,禁止作業噪音擾民;在作業過程當中,不得赤膊作業,不得穿拖鞋進行作業;
(三)打掃現場
垃圾裝載后,垃圾運輸車輛人員要監督臨時收運點應將桶(箱)歸位,并保持桶(箱)干凈整潔,將地面打掃干凈,做到車走地凈。
1.生活垃圾轉運站宜靠近服務區域中心或生活垃圾產量多且交通運輸方便的地方,不宜設在公共設施集中區域和靠近人流、車流集中地區。
2.當生活垃圾運輸距離超過經濟運距且運輸量較大時,宜在城市建成區以外設置二次轉運站并可跨區域設置。
3.生活垃圾轉運站設置標準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表:生活垃圾中轉站設置標準
轉運量t/d | 用地面積(m2 ) | 與相鄰建筑距離(m) | 綠化隔離帶寬度(m) |
>450 | >8000 | >30 | ≥15 |
150~450 | 2500~10000 | ≥15 | ≥8 |
50~150 | 800~3000 | ≥10 | ≥5 |
<50 | 200~1000 | ≥8 | ≥3 |
注:(1)表內用地面積不包括垃級分類和堆放作業用地。(2)用地面積中包含沿周邊設置的綠化隔離帶用地。(3)當選用的用地指標為兩個檔次的重合部分時,可采用下檔次綠化隔離帶指標。(4)采用非機動車收運方式時,生活垃圾轉運站服務半徑宜為0.4~lkm;采用小型機動車收運方式時,其服務半徑宜為2~4km;采用大、中型機動車收運的,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其服務范圍。
4.垃圾中轉站開放時間:與垃圾收集時間對應,個別因垃圾量大,適當提前和延時開放以留出收運進站和轉運時間。
5.垃圾中轉站內應有防止粉塵飄散和垃圾飛揚、防污染擴散、污水收集處理系統等設施,以防止污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6.垃圾中轉站內應有除臭設施,并在開放時間保持啟用狀態。
7.垃圾中轉站內外應通風良好,無惡臭,墻壁、窗戶及機械部分應無積塵、蛛網、無雜物、干凈、整潔、無亂貼、亂畫、站內張貼管理規章制度。周圍5米內無晾曬衣服、亂牽亂搭等有礙市容觀瞻的物品,綠化良好。
8.垃圾中轉站應有專人管理,管理員、操作員必須經過安全、操作等相關的職業培訓,持證上崗,并應保持相對穩定。
9.不得隨意改變中轉站內所有設施設備的使用功能,不允許堆放私人雜物,站內物品、工具、操作臺應有序整潔,保持干凈,無污物,碼放要整齊,不影響觀瞻,不影響車輛進出及操作。
10.如進行垃圾分類,分揀人員應佩戴胸卡上崗,分揀出來的物品按指定地點碼放整齊,不得亂堆亂放,中轉站管理人員必須對分揀人員加強管理。
11.所有垃圾貯存設備應加蓋封閉。垃圾收集車、運輸車禁止發生跑、冒、滴、漏等現象,應在中轉站內卸清全部垃圾。
12.在垃圾卸料、壓縮過程中,應啟動空氣凈化系統除臭降塵,確保站內外的空氣清新。垃圾轉運車輛作業時應控制噪音擾民。
13.裝載垃圾時打開排污水閥,離站前檢查污水閥是否關閉復位,并保證垃圾箱密封,確保運輸途中不發生滴漏、滿溢、拋撒。
14.垃圾箱裝車過程中箱體離開地面時要對箱體進行清洗,垃圾箱出站后必須對站內進行清洗。
15.集裝箱后門要求扣好后鉤,上蓋一定要蓋嚴,不得有污物及掛物。集裝箱要整潔完好,無損壞,定期油飾,遇有重大活動可增加油飾次數。
16.轉運作業場地和道路每次作業完畢后,應對設備箱體和水槽進行清掏,做到槽內無垃圾、無積水、無蛆、下水通暢;對站內的衛生進行清掃沖洗,設施設備全方位清洗干凈,擺放整齊。地面要用水沖刷塵土,無積水。
17.站內垃圾轉運設施、設備應干凈、整潔,無積垢、無銹漬,無吊掛垃圾。對轉運設施定期保養,及時維護維修,各支點部位每次清除干凈,潤滑到位,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18.蚊蠅孳生季節,應每天噴滅蚊滅蠅藥物,在可視范圍內,基本無蚊蠅。
19.定期對空氣凈化設備和污水沉淀池進行檢查清理,做好日常消毒殺菌工作。
20.收集站和中轉站禁止轉運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嚴禁進站。
(一)場地秩序管理
1.場地要求
臨時收運點要設置合理,不影響車輛、行人通行,不壓占盲道,與周圍環境相協調。
2.規范設置
(1)有條件的臨時收運點應設置標志牌,公布收運點名稱、管理單位、責任人及聯系電話、作業時間,標志牌應保持完好、整潔。
(2)應配備沖洗設施。
3.場地秩序
地面應硬底化,垃圾桶與垃圾收集車擺放應整齊,開口方向應統一對外,不得橫向占道。垃圾桶(車)文字標識應規范,不得采用手寫方式進行標識。不得將破損不堪的垃圾收集車和桶擺放在收運點。
4.場地衛生
臨時收運點及周邊無刺激性臭味、地面無殘留垃圾、無大件物品亂堆放與污水。每個臨時收運點必須一天一清洗,確保地面清潔衛生,定期殺菌消毒除四害。
5.分類存放
接收生活垃圾以外的其他垃圾,要分類收集,分別存放。大件物品存放要有序擺放,盡快清運。收運容器外面要統一標示,分清類別,不得混裝混運。
(二) 收運工具衛生管理
1.收運容器衛生
收運容器表面無明顯污漬、積塵。每天清洗,保證容器內壁無積塵、無堆積污垢、無蛆蟲。
2.收運容器完好
垃圾容器完好,無破損。垃圾容器應密閉覆蓋,確保無超高、超裝垃圾,無裸露、暴露垃圾。各臨時收運點應根據垃圾日產量合理配置垃圾桶(車)數量。
3.標識規范
垃圾容器應統一文字標識。文字標識應規范,統一編號噴涂,不得采用手寫方式進行標識。具體標識為“XXX+所在街站(所)”的拼音首字母。
4.車容車貌
垃圾裝運過程中垃圾運輸車應保持整潔衛生,運輸過程中垃圾覆蓋封閉,無超高、超裝、超載行為。車身干凈,無外掛垃圾,沿途無垃圾漏撒與污水滴漏。
5.禁止事項
禁止使用五類車:摩托車、電動車、三輪車、非法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改(拼)裝報廢車)收集運輸垃圾。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