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在线播放-国产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不卡在线看-九九精品久久-九九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格瑞戴西Greendash

24小時手機咨詢上海保潔公司24小時熱線 18221844698

上海保潔公司電話   400-6167527

保潔用燒堿水清洗路面致3名幼童摔倒灼傷!

發布時間:2019-01-07 14:23
作者:格瑞戴西

西安三橋附近的一個小區里,事發在6月4日的下午,這個小區里總共有三個小朋友摔倒之后,出現了不同情況的灼傷。


據了解,傷勢最輕的是一名小學生,因為摔倒時身穿校服,只受了輕傷,已經回到學校正常上學。


另一位受傷的孩子名叫壯壯,兩歲半,胳膊、 膝蓋都裹著紗布,而臉上也有明顯的傷痕,類似于擦傷之后結痂的樣子。雖然現在沒有住院,但是每天都要去醫院換一次藥,換藥的時候,孩子痛哭不止


受傷最重的是萌萌,三歲半,目前住在醫院燒傷科住院部,腿上、腳上有多處傷疤 而左腿膝蓋還用紗布包裹著,醫生介紹,這處的傷勢最為嚴重。



醫生:“萌萌左腿膝蓋強堿灼傷比較深,可能要進行植皮手術。”



三個小孩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摔倒的地方都在小區東門里的一條小路上,現在路上已經沖洗干凈,也聞不到任何的異味。但是記者看到,就在這條小路旁邊的草坪里,出現了好幾塊枯黃的情況。



事情發生之后,有業主前往事發現場并將路面的狀況拍攝照片傳到了業主群里,從感官上來說,和一般沖洗路面后的場景差別并不大。



業主:“聞著有一點味道,踩著黏黏的,后來物業說是強堿洗地。”


業主:“沒有警戒標識,沒有擋路的東西。”



那這路面上為何要噴上強堿類的溶液呢?噴完溶液有為何沒有安放警戒標識呢?我們只能去物業那里找找答案。



物業工作人員:“經理開會去了,不能聯系。”



雖然物業經理不在,但記者還是了解到,周一下午,為了洗掉地上的油漬,保潔人員用水進行了沖刷,但是效果卻并不明顯,便用強堿溶液進行了潑灑。


燒傷科醫生提醒,強堿有很強的灼傷性,人體一旦觸碰要及時反復沖洗, 不敢長時間延誤。強堿新聞看罷,何止是辣眼睛,想想孩子遭的罪,簡直辣心。


事情并不復雜,但曝光的物業管理問題卻不簡單,對強堿等危化品的使用如此淡漠,沒有任何警示標牌的強堿區域,嚴重腐蝕了業主信任。


挽救信任必須明確責任,受傷的孩子不能只是家長心頭之痛,更應該成為物業管理的一聲警鐘。



孩子摔倒后被路面的燒堿灼傷

昨天,記者就此采訪了一些從事保潔工作多年的業內人士,還就這件事的責任劃分咨詢了相關律師。

業內人士 燒堿“物美價廉”不少清潔公司在用

某保潔公司副總經理李先生透露,燒堿又叫火堿,是一種極常用的化學制劑,同時也是一種清洗劑,對清洗油污尤其見效,所以多被用于餐館、煙道口、下水道等油污嚴重的地方。但由于燒堿具有強烈腐蝕性,與酸接觸會發生劇烈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屬于危險化學品范疇,人體吸入、食入或皮膚接觸都可能引起嚴重損害,所以使用前一般都需按照污染程度進行濃度的配置。

李先生說,在西安,有不少清潔公司都會采用燒堿溶液來清洗油污地面。至于原因,“一是燒堿溶液的清潔能力確實強,雖然由于腐蝕性大不適合清洗瓷磚,但很快能將布滿油污的水泥地面還原本色,省時省力;二是燒堿成本低,比起一些專用的油污清潔劑便宜不少,可以說是物美價廉。”

但說到使用燒堿溶液清洗路面可能存在的種種安全隱患,李先生也表示擔憂:“這個東西雖說有上述好處,但一出事確實不是鬧著玩的。”他透露,為規避這種風險,很多公司在使用這些具有強腐蝕性的清潔劑時,都會要求清潔工佩戴口罩、手套,還會在現場設置警戒線或派專人維持秩序。

能否使用國家無相關法律規定

而對于燒堿在西安的清潔市場上是不是很常見的問題,另一位從事保潔工作12年的雷女士給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她稱,就她自己所熟知的三四家保潔公司,沒有一家會用燒堿代替專用油污清潔劑。

“包括我自己也一樣,我在這一行干了12年,唯一用過一次燒堿還是七八年前用來清潔下水道。”雷女士稱,燒堿在市面上并不太好購買,在一般的清潔用品店里是買不來的,除非到化工用品店里去找,這是她不愿意使用燒堿的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這東西的危險系數太高。

“先不說使用它會給其他人造成什么危害,一旦在使用過程中傷到自己的員工,責任我也承擔不起。”雷女士稱,現在專用的油污清潔劑其實也沒多貴,一桶45元能用很久,只不過清潔起來可能力度會比燒堿弱一些,需要費的工夫也大一些。

當記者問及目前有沒有相關法規允許使用燒堿來清洗路面時,李先生和雷女士均稱沒有聽說過有相關規定。

律師:物業和清洗機構都應擔責

如今,不少公共場所的清洗服務都外包給了清潔公司,相關法律關系如何劃分?出了問題誰來擔責?孩子家長如何維權?昨天記者就這些問題咨詢了律師。

陜西萊頓律師事務所何睿律師稱,小區和公共場所都是由專門的機構來管理和維護的,如果因為管理者的不盡責或者疏忽造成他人傷害或財產損害,管理者要承擔首要責任。如果有證據證明小區和公共場所的所有者有責任,那么其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家長在孩子受到傷害后,首先應當及時救治,將傷害后果降到最低。其次應當確認受傷害的原因,收集證據,找到侵權者,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

“在明確傷害后果和侵權人之后,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權人予以賠償。管理機構應當改進管理方式方法,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而就該小區發生的情況,小區物業管理者和清洗機構都應該承擔責任。”何律師稱。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