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手機咨詢 18221844698
(一)監測指征
1、感染暴發或感染流行時,懷疑與環境因素有關時。
2、監測潛在的危險環境狀況,證明有危險的病原體存在或證明危險的病原體已被成功清除。
3、當某項感染控制措施改變時,評估其效果;或者根據規范要求,儀器設備或系統啟用時監測。
4、目標性監測的需要。
5、循證醫學證據支持。
(二)空氣監測(沉降法)
1、采樣時間:消毒處理后、進行醫療活動之前。
2、采樣高度:距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3、采樣點設置
1)非潔凈房間:室內面積≤30㎡,在對角線上設里、中、外3點。里、外兩點位置各距墻1m;室內面積>30㎡,設東、西、南、北、中5點。其中東、西、南、北4點均距墻1m。將9cm直徑普通營養瓊脂平板放置各采樣點,采樣時將平皿打開,扣放在平皿旁,暴露規定時間后,蓋上平皿蓋及時送檢。
2)潔凈房間:清潔房間在空態或靜態條件下,根據房間的不同清潔級別進行布點,操作按照GB/50333—2002。9cm直徑普通營養瓊脂平板在采樣點暴露30min后送檢培養。
4、采樣注意事項
1)采樣前,關閉門窗,消毒后在無人走動的情況下,靜止10 min后采樣。
2)采樣人員做好手部衛生,佩戴口罩、帽子等個人防護裝備。
3)平皿蓋打開順序應先內后外;手臂及頭不可越過培養皿上方;行走及放置動作要輕,盡量減少對空氣流動狀態的影響;平皿蓋應扣放,以防污染。
4)采樣結束后,由外向內合上平皿蓋。
5)采樣完畢的培養皿應及時送達細菌室。
5、細菌室檢測
1.培養皿在37℃培養48h后,進行菌落計數和致病菌檢驗。
(1)普通營養瓊脂培養基的配制按照GB/—2003;
(2)菌落計數方法按照2012年8月1日實施《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要求:沉降法按平均每皿的菌落數報告:cfu/(皿.暴露時間);
(3)致病菌檢驗:溶血性鏈球菌檢驗按照GB/—2003,沙門菌檢驗按照CB/—2003,銅綠假單胞菌檢驗按照GB/—1987,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按照CB/—1987。
6、結果判斷:
1)潔凈手術部和其他潔凈場所:空氣中的細菌菌落總數要求應遵循GB/50333規定。
2)非潔凈手術室、非潔凈骨髓移植病房、產房、導管室、新生兒室、器官移植病房、燒傷病房、重癥監護病房、血液病病區空氣中的細菌菌落總數≤4cfu/15min。
3)兒科病房、母嬰同室、婦科檢查室、人流室、治療室、注射室、換藥室、輸血科、消毒供應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診室、化驗室、各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門診及病房空氣中的細菌菌落總數≤4cfu/5min。
(三)物體表面監測
1、采樣時間:
1)消毒處理后4h內。
2)懷疑與醫院感染暴發有關時。
2、采樣方法
被采樣本面積<100c㎡取全部表面;如采樣面積≥100c㎡,連續采樣4個位置(不可有重疊),每個位置采5cm×5cm的大小,用浸有無菌生理鹽水的棉拭子1支,在規格板內橫豎往返均勻涂擦各5次,并隨之轉動棉拭子,將棉拭子投入10ml無菌生理鹽水試管內;不規則的物體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樣面積≥30c㎡
3、實驗室檢驗
1)取1mL傾注培養,平行雙份。37℃培養48h,進行菌落計數和致病菌檢驗。普通營養瓊脂培養基的配制按照GB/T4789.28—2003;菌落計數方法按照(3B/T7918.2—1987;致病菌檢驗與空氣監測相同。
2)計算公式:
A、規則物體表面:細菌總數(cfu/c㎡)=(平均每皿菌落數×洗脫液稀釋倍數)/采樣面積(c㎡。)
B、小型物體表面:用CFU/件表示。
4、結果判斷:參照2012年8月1日實施《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
1)潔凈手術部、其它潔凈場所、非潔凈手術部、非潔凈骨髓移植病房、產房、導管室、新生兒室、器官移植病房、燒傷病房、重癥監護病房、血液病病區物體表面細菌菌落總數≤5cfu/cm2.
2)兒科病房、母嬰同室、婦科檢查室、人流室、治療室、注射室、換藥室、輸血科、消毒供應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診室、化驗室、各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門診及病房物體表面細菌菌落總數≤10cfu/ cm2。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